网站支持IPv6
网站支持IPv6
9月16日,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发布《关于在青海西宁、广西百色、贵州毕节、宁夏固原、广东茂名等五地深化普惠金融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“《指导意见》”)。
《指导意见》提出,在广东茂名等五地深化普惠金融改革,并随文印发《广东省茂名市深化普惠金融改革主要任务》(下称“茂名普惠金改主要任务”)。
为什么要发这份文件?为什么选择茂名?它如何规划茂名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路线?
说白了,这份文件就是要解决一个老问题——钱以前都容易流向大企业、大城市,但农户、小微企业往往最缺钱、最不容易获得贷款。
这次深化普惠金融改革,就是要把金融资源引向这些薄弱环节,让他们能用上更及时、更贴心、更高效的金融服务。
往更深一层说,国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,让发展红利覆盖每一个人,让更多老百姓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——这就是支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
在广东,为什么选茂名做“试验田”呢?
茂名的物产富饶,是关键原因——茂名的水稻、水果、肉类、禽蛋产量位居广东省第一,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、罗非鱼养殖加工基地,可以说这底子是相当突出了。
现在,茂名正通过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”撬动产业升级,培育一批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。
把茂名作为深化普惠金融改革的“试验田”,既能精准对接当地特色农业产业,也能为广东全省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。
“茂名普惠金改主要任务”有哪些?
简单来讲,就是资金要“下得来”、风险要“兜得住”、产业要“带得动”。
第一,资金要“下得来”。
首先,机构要下沉。大银行要真正地让服务下沉、保险机构要向乡村延伸,不能光盯着大城市、大企业,还要多在农村发力。
其次,产品和服务要下沉。要贴近农业农村的实际需求。比如,农户手里没有传统抵押物,也能用大棚、温室、养殖圈舍、农机设备等去贷款。
然后,人也要下沉。要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,驻镇金融助理、金融村官等金融人才下沉,会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带到乡村,让大家用得顺手、安心。
第二,风险要“兜得住”。
农业“靠天吃饭”,碰上台风、干旱、病害,钱可能就打水漂。如何用金融的手段帮助农民减小经济损失呢?
这次文件安排了多层次保障——要开发覆盖茂名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”优势特色产业的商业保险;要把农机、大棚这些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商业保险保障范围;政策性补偿、担保机构、评估机构一起来分担风险,形成多层次保障……
要让农户和小微企业敢借、敢干,有问题也有人兜底。
第三,产业要“带得动”。
金融不仅要帮农户把农产品“种得好”,还要把服务延伸到整个现代乡村产业链上,而且要服务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比如,银行要和茂名的特色产业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”建立“一对一”的联系,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,还要建立金融产品库;要创新金融工具,比如订单、仓单、存货、应收账款融资,让产业链上的钱流动更顺畅……
金融还要跟得上新花样。
针对“农业+电商”“农业+旅游”“农业+文化”这些新模式,文件提出,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的贷款、保险、支付结算服务。这就是要让农户和企业在各个环节都能顺利用到钱、用好钱。
茂名的这场普惠金融改革,才刚刚开始。
未来,它是否能交出一份高分答卷,成为广东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“优等生”?能否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“茂名经验”?
让我们拭目以待。